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正文
时间:2025-08-12 21:12:3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知识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不实承诺、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消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全力开拓湾区市场!田阳区组织芒果企业调研珠海铭海农批2025-08-12 20:50
七大空间细节装修指南 要装修的你一定要看!2025-08-12 20:46
县交投公司开展“情系一线道班送清凉”慰问活动2025-08-12 20:25
第四届海峡两岸(万寿岩)科技周活动开幕2025-08-12 20:21
维护医美市场健康发展,艾维岚发布官宣公告2025-08-12 20:16
武夷山国家公园新添真菌物种2025-08-12 19:17
纪念开通运营17周年 厦门BRT推出系列活动2025-08-12 19:06
25日NBA:利拉德失望被横扫 纳什出售600平豪宅2025-08-12 18:58
俄军向乌克兰机器人投降时,人类战争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丨军事2025-08-12 18:48
“小快处”里的便民加速度2025-08-12 18:39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近日召开 云顶新耀同类首创药物泽托佐米用于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进展引发与会专家广泛关注2025-08-12 21:02
世嘉年度游戏销量报告:《索尼克》系列达16亿部2025-08-12 20:37
昌发展医疗器械CMO平台助力北医三院产研院概念验证中心,打造医疗器械创新成果转化新标杆2025-08-12 20:31
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2025-08-12 20:25
松溪打造“零工庭院”就业模式2025-08-12 20:00
Levi Strauss & Co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2025-08-12 19:42
汉阴:守护“蓝天精灵” 共建美丽家园2025-08-12 19:36
3米宽12长的院子设计效果图2025-08-12 19:28
198!幸福带回家!广东三宝上新“八角福盒”2025-08-12 19:27
顺昌“免申即享”暖心政策解民忧2025-08-12 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