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首页
  • 热点
  • 知识
  • 探索
  • 娱乐
  • 时尚
  • 焦点
  •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发布时间:2025-08-12 21:15:26 来源:恩威并济网 作者:焦点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 上一篇:【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群众满意可感可及_
    • 下一篇:钢铁精灵:山猫热舞冰雪战场

      相关文章

      • 民航局: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及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 白边缺战德拉季奇砍17+4+5 热火胜魔术迎第四胜
      • 假导游鼓浪屿上耍小聪明 被依法拘留五日
      • 王礼学当选会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朱兵当选县人民法院院长
      • 重庆郊区的菜农,坐着地铁去卖菜
      • 时令蔬菜抢“鲜”上市 市民餐桌增添“春天的味道”
      • 欧盟监管部门将开始审查草甘膦的更新评估
      • 厂家调整价格,促进出库为主!,经验交流
      • 泉州副高控场晴热回归 午后多阵雨
      • 汉阴:减负提质助“双减”

        随便看看

      • 山推建友移动型混凝土搅拌站应用蒙古道路建设
      • 《质量效应5》镜头光晕卷土重来 开发稳步进行中
      • 葡萄牙紧急授权杀虫剂Teppeki(氟啶虫酰胺)用于防治非洲虱子
      • 厦门中院发布离婚案件调查报告 70后80后成离婚诉讼“主力军”
      • 聚焦社会治理,十四届全国政协召开第六次专题协商会丨时政周报
      • 2019以来厦门全市接报招工诈骗警情17起 警方支招防范
      • 油价或迎“二连涨”一箱油费或多掏9元
      • 下载红酒世界APP,送你一本葡萄酒的“百科全书”
      • 六安开发区“四项机制”破解环境信访难题
      • 蜗牛公司庆祝《方舟》系列十周年,推出全新内容并举办全球社区活动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恩威并济网   sitemap